2021年各地推进中考普职比调整,考生按照5:5的比例分别升入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
中考普职比通知的下发,令很多中等生的家长开始重视起了孩子的学习,担心学生被分流到技校的他们,通过严厉的看管和大力度补习的方式,希望子女能够顺利进入普高。
今年各地中考成绩出炉后,却一度引起了家长热议,似乎没有哪一年的录取分数线,像今年这样叫人匪夷所思。
中考成绩争议不断,考生529分没挤进普高
杭州市的中考分数线是最为引人关注的话题之一,我们看到,在总分600分的情况下,公立普通高中的分数线,居然高达530分。
这是什么概念呢,换算成百分制,一个学生已经能考到将近90分,却要被归为“不适合读高中”的一类,只能早早去职高,除非家庭条件优越,可以去学费较贵的私立高中。
无独有偶,安徽、河南、湖南等多地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比如610分为满分的湖南长沙市,普高线520分。
家长不禁吐苦水:以前觉得只考200分的学生,去职高学门技术也就罢了,现在孩子考了500多分却依然要面临无书可读的情况,太亏了吧。
今年录取线有点“奇葩”,原因没那么简单
学生“内卷”严重,平均分越来越高
“河南人从小学就要卷起来了”,这是来自一个当地学生的调侃。因为河南人口众多,机会又有限,学生之间竞争自然是相当激烈。
就拿高考来说,想去同一所大学,河南考生往往需要拿出更高的分数。中考对于当地考生而言也是一样的残酷,所有人都因为不想被淘汰出局而加倍努力,结果平均分越来越高了。
评分标准有变化,阅卷比往年宽松
不少城市也推行了宽松判卷的政策,特别是在语文这种主观性比较强的科目中,批卷老师对答案的规范度要求,比以往要宽松很多,不再那么咬文嚼字。大概意思答对的同学,即可得分,而那些字体优美的就更占优势了。
为给学生减负,命题偏于简单化
学生之间为了拉开距离,争相“拔高”,超前学习和应试化学习的问题比较严重,一些地区为了缓解这样的现象,特意出了不少基础简单的送分题,以试图让学生不要无下限地陷入这种循环。不过成绩出来后,因为学生难以拉开距离,反而引起很多家长的不满。
出题难被批评,出题简单还是被质疑,真是众口难调
一位匿名的老师,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中考命题中,如果出现难度系数较大的拉分题,就会有很多答不上来的学生及家长,质问为什么要难为考生。
他们认为,当代学生之所以这么辛苦,是因为现在的考试内容越来越难,出题人这样做,会间接引导学生们超前学习和校外补习。
可如今出题简单了,还是要被人们说成“命题失败”,只不过这次换成了尖子生的家长。他们认为今年的中考试卷,让平时成绩一般的学生也能得高分,是对优等生的不公。
不少学霸只花了半个小时就答完试卷,检查到无聊,最终取得满分;而普通学生正常答题,因为试卷简单也没丢多少分。这样的结果令那些勤奋的尖子生情何以堪呢。
试卷难度真的对学生负担有影响吗
事实上笔者个人认为,不是试卷难度决定了学生的负担,相反,是学生的水平影响了试题的方向。就拿1977年时的升学考试试题来说吧。
让现在的学生作答的话,可能很多人都能进清华了。时隔这么多年,为什么教材深度大大增加?为什么中考试题不能只出教材课后题的难度?
除了社会发展和现代教育需要,这跟学生的平均学习水平,有着巨大的联系。很多人不愿意承认,中考确实就是用来将学生“分层”的。
当同学们普遍重视成绩,而升学率又有限的时候,肯定是只有排在前一部分的学生能上岸,而后一部分的学生只能接受分流。正因学生成绩普遍提升,所以考试不得不靠提高难度来拉开距离。
【结语】中考满分600分,考生529分没挤进普高,今年录取线有点匪夷所思。到底什么样的中考模式对学生们最公平最有利,值得社会各界的讨论。
今日话题:你怎么看待今年中考分数线偏高的现象呢?
可以在评论区留下你的态度。(更多教育信息,可进入主页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