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问答 http://www.bugu120.com/ask/
在中国历史上,吃饭,很寻常,又不寻常,因为曾发生过很多与吃饭有关的历史大事件。比如,最著名的饭局就有两场,一是鸿门宴,二是杯酒释兵权,大伙都很熟悉。
项羽鸿门宴、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所暗藏的刀光剑影,自不必多说,稍有不慎,也许就会引起一场巨大灾难。
不过,这两场饭局都是以和平方式结束,不算残忍,与晚清太平天国这两场饭局不在一个档次。
太平天国这两场残忍饭局接连上演,一场主帅被当场割下首级,一场8大将入座未定,直接人头落地。
1862年10月,李秀成率13王40万精锐回援天京,进攻雨花台,解天京之围。李鸿章于是趁机勾结戈登“洋枪队”进犯太平天国苏南基地。
在叛将程学启(时为淮军第一勇将)奋力拼杀与诱降下,常熟、太仓、昆山等相继陷落,淮军直抵苏州城下,威胁太平天国苏南基地大本营。
不过,苏州不好打,淮军牺牲很大,若是强攻,自己也会元气大伤。
为此,在李鸿章支持下,程学启再次玩“诱降”,通过郑士魁联络早有降意的郜永宽、汪安钧、周文嘉、伍贵文、汪有为、范起发、汪怀武、张大洲等四王四天将等太平军八位高级将领,许诺保荐高官厚禄。
起初,八大将对程学启不放心,连续几次会谈都没有结果。后来,英国人戈登出面做担保,确保八大将人身安全,并确保承诺兑现。
这样一来,八大将决定投降,并将以苏州守城主帅谭绍光的首级作为投名状,以表诚意。
苏州告急,李秀成结束糟糕的“进北攻南”作战后,立刻向洪秀全“请假”40天,回到苏州主持军务。
对于八大将的暗中投降,李秀成早有察举,可他并未采取有力措施阻止,还说“今我主蒙难,尔为两湖之人,尔我不两害”,有纵容投降之感觉。
李秀成之所以如此,主要原因不是他仁慈、软弱,而是苏州城内守军八大将占有六成,若是火拼,即使获胜也会元气大伤,到时岂不是便宜了李鸿章。
然而,李秀成却犯下大错,即没有强制带走谭绍光,还让其在苏州等自己一个月,待自己从无锡搬来救兵,再里应外合解决淮军。
谭绍光守卫苏州之决心本就坚定,李秀成这么一说,谭绍光自然乐意。不过,明眼人都可以看得出来,苏州是不守住的,因为粮道无法打通,总不能饿着肚子打仗吧。
对于八大将之投降举动,谭绍光也已察举,可他相信自己可以感化他们,于是便打感情牌。
1863年12月4日,出于自信,谭绍光决定做八大将思想工作,邀请他们来慕王府共进午餐,顺便商讨军情大事。
八大将入座后,谭绍光与众将先共饮三杯,然后开始发言。首先,谭绍光说明当前苏州遇到的困难,粮草、弹药等物资供应渠道受阻,城池危在旦夕。
其次,谭绍光表扬守卫苏州城的广西老兵,肯定他们的贡献与付出极其坚定不移的革命精神,直言他们是苏州的支柱。
再次,谭绍光批评三江两湖籍太平军将士思想动摇,说他们部分人有投敌倾向,希望能够及时悬崖勒马,一起守卫苏州。
说到此,八大将慌了,认为自己投敌之事已被慕王获悉,于是决定先下手为强。康王汪钧安突然从座位上跃起,将事先准备好的匕首抽出,朝慕王腹部刺入,而后大伙齐上,割下主帅谭绍光首级。
随后,八大将迅速清洗了城内慕王亲信千余人,完全控制苏州城。
拿到谭绍光首级后,八大将高高兴兴地去找时任江苏巡抚李鸿章,将苏州城和慕王首级一起献上。
对此,李鸿章非常高兴,当众表扬他们识时务,是大清的好臣民,并邀请他们共进晚餐,然后将朝廷赐予的官服给他们。
对于李鸿章这顿饭局,八大将还是有所防备的,认为李不安好心。不过,他们没将苏州城全部让出,城内还有兵马4万余人,再加上戈登做担保,心想李也不敢轻举妄动,否则鱼死网破,李鸿章也将得不偿失。
为此,八大将按李给的时间来赴约,共进晚餐,心里美滋滋。
入座后,李鸿章敬八大将几杯酒,然后以拿官服为由外出,使八大将放松防备。
不久,李让手下拿着官服给八大将,当八人准备试穿时,他们拿出匕首,一一结束其性命。
接着,李鸿章让程学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屠杀苏州城内4万余太平军,彻底控制苏州。
此为著名的苏州杀降事件,李鸿章因此备受各方严厉指责。李连杰刘德华金城武主演的电影《投名状》中的有关情节,即来源于此。
戈登闻知李鸿章屠杀苏州城,觉得自己的信誉受到挑战,为此怒火三仗,拿着洋枪去找李鸿章拼命。不过,当他得到李鸿章几万两银子时,心中虽不满,却不再去找李麻烦,还继续带领“洋枪队”协助李攻占苏南各地。
就此而言,戈登这西方人的绅士风度还真不咋地,扛不住李鸿章的糖衣炮弹。但不管怎么说,八大将也算咎由自取。最倒霉的,还是谭绍光,以及苏州城内的其他太平军兵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