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上海力争到2025年产业规模达1.2万亿元

非凡看看在线看最新电影 https://www.feifankk.com

  “只要一个电脑包、一个idea,生物医药研发人员就可在上海张江药谷创业。”9月26日,上海科创办专职副主任、张江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陈尧水在上海市政府新闻通气会上表示,“张江药谷”已成为我国生物医药创新策源和高质量发展的响亮名片。

  证券时报记者在实地走访张江药谷时获悉,张江集聚的生物医药企业已达1400多家,国家食药监总局每批准3个一类新药,就有一个来自张江药谷,张江药谷企业申报新药临床获批率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以上。

  张江药谷是上海打造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缩影。在当天举行的新闻通气会上,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主任吴金城透露,上海力争到2025年实现生物医药产业规模1.2万亿元。

  张江药谷孵化出6家科创板生物医药公司

  吴金城透露,今年上半年,上海生物医药产业新增3家科创板上市公司,至此,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已有15家科创板上市公司。

  “上海生物医药产业15家科创板上市公司中,6家是从张江药谷的孵化器、共享实验室培育出来的。”陈尧水说。

  2020年,张江药谷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融资额超过300亿元,今年前8个月,张江药谷企业融资额已超过300亿元。

  再鼎医药是张江的生物制药公司之一,目前已有三款抗肿瘤创新产品在中国内地上市。该公司研究及开发首席运营官阎水忠向记者表示, 2017年9月,公司成功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是中国第一家在未产生销售收入前、以超过10亿美元市值上市的企业;去年9月,该公司又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成为香港上市新规后首家在港二次上市的生物医药公司。

  “我们的目标是打造全球领先的生物制药公司,到2025年,希望15个产品能在中国上市。”阎水忠透露。

  值得一提的是,张江2019年打造的细胞产业园,目前已集聚了全国70%以上的细胞治疗研究方面的企业,成为我国最具创新活力的细胞产业集群。

  建平台、出政策和抓项目服务,陈尧水向记者表示,张江药谷目前正从三大方面推进生物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其中,出政策方面,上海在张江率先开展了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研发用品入境便利化等制度改革试点。陈尧水透露,为进一步发挥张江药谷的溢出效应,上海近期将出台《关于推进上海市生物医药研发与制造协同发展的若干举措》,围绕生物医药创新成果转化企业关心的空间、人才、市场准入、税收、资金等各个要素,为生物医药企业就地转化、集约管理、高效发展提供集成改革制度保障。同时上海科创办正在研究制定的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专项政策中,还将探索对生物医药企业就地成果转化、集约管理、高效发展给予支持。

  邀请跨国知名药企和投资人共建产业集群

  今年10月11日至14日,上海将举办首届“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活动,并将在今后每年定期举办。产业周期间,上海将邀请跨国知名药企和投资人来参与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共建,让生物医药界进一步捕捉中国和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战略机遇,力争构建开放式生物医药生态圈。目前,目前全球药企前20强中的18家和医疗器械前20强中的17家已经落户上海,在上海设立中国区的总部、研发中心、办事处或者生产基地。

  “我们将借助产业周携手各方,共同搭建一个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的公共服务和资源汇聚平台。”在吴金城看来,在上海举办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物医药产业活动,培育打造具有地标意义和引领地位的“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将优化上海乃至长三角的生物医药产业生态,助力上海打造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此次产业周将采用“1+20”的创新形式,其中“1”指的是一场高规格的开幕式,“20”指的是代表依托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国际知名企业、投资机构等各方力量,举办20场高端活动。届时,将吸引百余顶尖科学家、百余顶级投资人、千余顶尖国内外生物医药企业CEO相聚上海。

  其中,作为全球领先的金融机构,摩根大通将首次在中国召开医疗健康产业年会上海论坛,探讨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方向和重点赛道。公募基金易方达也将举办2021未来医疗产业峰会。

  张江集团副总经济师、张江生物医药基地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楼琦透露,产业周期间,张江生物医药创新指数将发布、张江细胞和基因产业园将揭牌、张江AI智药生态计划也将推出。

  上海力争到2025年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达1.2万亿元

  生物医药产业是上海三大先导产业之一。2020年,上海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超过6000亿元,创历史新高。2021年上半年,上海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同比增长22.8%,达到3500亿元。

  截至今年8月,上海获得新药临床批件91个,新药生产批件10个,III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48个,有7个创新医疗器械产品进入国家和本市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通道。今年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的23个I类创新药物当中,有6个来自上海,占全国的逾四分之一。

  目前,上海正加快建立“研发+临床+制造+应用”的全产业链政策支持体系,持续完善“1+5+X”生物医药产业空间布局,多措并举推动“张江研发+上海制造”,打造生物医药产业高地。

  吴金城透露,“十四五”期间,上海将在三个方面持续发力:一是加快核心技术攻关,特别是在创新药、高端医疗器械、高端制剂、先进工艺、公共卫生、急需医疗物资等领域加强攻关和产业化突破。

  二是加强前沿领域的布局,在抗体药物、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等领域开展前瞻布局,围绕脑科学、干细胞和再生医学等领域持续推进。

  三是加强创新成果转化,特别是推出“1+5+X”重点生物医药园区。目前已做到地等项目、楼等项目,特别是在临港生命蓝湾,提供定制化高水平标准研发的大楼和标准的厂房,可以做到拎包入住,来了就可以开展研发和生产。

  “这些都为生物医药研发制造打下了坚实基础,上海力争到2025年,生命医药产业规模达到1.2万亿元,其中制造业产值达到2800亿元,实现一批关键核心的技术自主可控,创新性成果能够取得显著的成效。”吴金城说。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