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警戒攻略 https://www.hongjing520.com/strategy/
无论对于王公贵族,还是平民百姓,婚姻都是人生的头等大事之一。而婚礼,自然也成为每一个人人生中的“盛事”。
古代由于存在着封建传统的思想,民间经常大操大办婚礼,而作为一国之君的“皇室婚礼”更是极尽奢华:欧洲贵族动辄举国之力举办王子公主的婚礼,而我国历史上的皇帝们也经常八抬大轿结婚。
不过,作为新中国缔造者毛主席的女儿,李敏女士的婚礼却十分朴素,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毛主席的娇娇
提起李敏,许多人都想不起她是谁。与家喻户晓的“毛主席之子”、牺牲的抗美援朝英雄毛岸英相比,李敏看上去实在太低调了。就连她的名字,也十分普通,让人无法一眼认出她与毛主席的关系。
作为毛主席的女儿,李敏本来也姓毛,她有一个可爱的名字:毛娇娇。这个名字是1936年的冬天,她在陕北保安县的窑洞内呱呱坠地的时候,由父亲毛主席取的。
当时,听说毛主席又得了一个小姑娘,赶来贺喜的邓颖超女士看着襁褓里粉雕玉琢的女婴,惊喜地叫道:“真是个小娇娇呀!”于是,“毛娇娇”就成为了女婴的名字。
不过,娇娇出生的时候,正是革命的关键时期。作为一名共产党人,毛主席的生活以艰苦朴素而闻名。他不像许多国家的领导人那样生活奢华,而是一切从简,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
在陕北的日子十分艰苦,这也反映在了娇娇的童年生活中:由于严酷的斗争形势,贺子珍被迫在生下女儿的几个月之后便离开幼小的她,辗转来到苏联生活。
就这样,娇娇在最需要母亲的时候,却不得不过了整整4年母女分离的日子。4岁时,她终于被送到苏联与母亲团圆,这一去便是7年。
辗转在外的女儿
1947年,革命形势大为好转,这时候母亲贺子珍终于有机会带着11岁的娇娇回到中国。母女二人先是住在哈尔滨,不久后父亲毛主席又派人将她接回北京。
多年居无定所、漂泊海外的生活,让娇娇对祖国十分陌生。她不仅不会说汉语,而且也不知道自己的身世。得知大名鼎鼎的毛主席就是自己的父亲,并且就要来接自己回北京,她还半信半疑。
不过,两年后当她终于再次见到阔别已久的父亲时,她依然享受到了温暖的亲情和深沉的父爱:毛主席见到活泼可爱的她,高兴得合不拢嘴。
为了送娇娇上学,毛主席特地为她取了一个正式的学名“李敏”,以纪念她出生那年。当时共产党在陕北的革命根据地度过的,那段火热的斗争时光,毛主席为了开展工作曾经化名“李得胜”。
即使是这样一个“化名”,也于细微处寄托了毛主席对女儿深沉的父爱和殷切的期望:李敏和同父异母妹妹李讷的名字,都取自《论语》中的“敏于言而讷于行”,主席希望她们能够脚踏实地地生活。
新中国成立后,万象更新,形势一片大好。而正值青春年华的李敏,也在这大好时光中茁壮成长,她既天资聪颖,又勤奋刻苦,成绩优异的她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学习。
在忙碌而充实的学习生活中,父母亲人的悉心呵护下,李敏长成了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她不仅学到了知识、增长了才干,还砥砺了志向、收获了爱情。
就读大学期间,李敏爱上了未来的丈夫孔令华。孔令华是炮兵副司令孔从洲的儿子,也是李敏的高中同学,二人可以算得上青梅竹马、情投意合。
孔令华不仅长成了高大帅气的小伙子,还考上了北京航空学院,与落落大方的李敏站在一起,真可谓是“郎才女貌”。他们的爱情得到了双方父母的大力支持,彼此都很满意孩子的配偶。
1959年,孔令华和李敏的感情终于修成正果,他们结婚了。
朴素而幸福的婚礼
婚礼是普通人一生中最为重要的日子之一,很多人都会在这大喜事上大操大办,作为毛主席的女儿,李敏的婚礼却十分低调。
李敏结婚当天,虽然有毛主席主婚,但是母亲贺子珍却缺席了,婚礼的条件也并不华贵,甚至稍显寒酸,连婚房中的家具都是借的。
难道是因为这两家非同凡响的亲家不支持孩子们的婚事吗?还是这对珠联璧合的新人不喜欢隆重的庆典和铺张的排场?
并非如此,婚礼上的毛主席十分高兴,他用慈爱和祝福的目光注视着女儿和女婿,还频频向来宾们敬酒,场面热烈而不失幸福感。那么,为何他们的婚礼会如此平凡朴素呢?
原因在于双方长辈对于这对新人从小的教养。孔令华、李敏夫妇双方都出身于无产阶级革命家庭,父辈们为了信仰长期过着艰苦朴素的生活。
即使新中国成立后有机会享受优待,但他们崇高的品格使他们不忘过去艰苦奋斗的历史,时刻牢记要以大局为重。而当时社会正处于飞速发展的时期,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都需要人力物力。
于是他们便身先士卒,带头倡导领导干部心系群众、牢记使命,主动在生活上一切从简,节省下资源以供给广大人民的生产与生活。而潜移默化地,孔令华和李敏也被教导要低调谦虚,做一个普通人。
两位年轻人也不负前辈们的关心和嘱托,无论是在个人问题上,还是在日常工作中,都时刻不忘记踏实做事、谨小慎微,兢兢业业地为国家、为人民、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也正因此,他们才在中南海内部,举办了一场堪称“最朴素的国家领导人子女婚礼”,这场婚礼简单而不简陋,处处透露着平实的幸福。
人的魅力并不体现在他显赫的权势和富贵的生活中,而体现在他举手投足的修养和宏伟高洁的志向中,体现在他为国为民所作的贡献里。一场婚礼,折射出的是老一辈革命家高尚的心灵和出众的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