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周蓉陈丹通讯员钱波
关注“沙市区老旧小区改造”
“这些电线、网线规整在一起后,整个小区不仅整洁清爽,更安全多了!”日前,沙市区中山街道幸福片区居民蔡志强惊喜地发现,原先小区外围纵横交错、凌乱如麻的弱电线缆有了“规矩”,小区环境更美化、更安全了。
在朝阳街道沙棉东片区,记者看到,联通公司的几名工人正对道路两侧高低不一、分散悬挂的弱电线缆进行捆扎,使道路两侧的弱电线缆高度一致、横平竖直、整齐美观。
据悉,这些只是沙市区深入开展老旧小区弱电线缆整治取得良好效果的一个缩影。一年来,沙市区紧扣荆州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定位,立足城市发展和广大市民的迫切需求,对存在线缆散乱问题的109个老旧小区进行集中整治,现已完成55个小区的治理工作,清理废弃线缆长度41.9万余米,规整线缆长度28.9万余米,有效提升了城市形象,居民生活更加宜居。
专项改造弱电线缆清理空中“蜘蛛网”
日前,中山街道幸福片区环卫宿舍,原来分散无序如蜘蛛网一般盘踞在小区上空的线缆被工人整齐地梳理成一股“发辫”,固定在线杆上。
“之前这样横跨道路两边的架空线就有5捆,每捆里面又有几十根,不仅影响市容,还经常有东西挂到这些电线上,你说吓不吓人?”居民蔡志强心有余悸地说,现在线路规整到了一起,感觉天空清爽多了,城市也更美了。
在朝阳街道东苑社区,记者看到,干净整洁的墙面和清清爽爽的天空,与小区整洁美观的环境相得益彰。
居民邓捷回忆,以前邓家祠堂到处牵的都是网线,还有居民私自在电缆接口处接电,遇到大风大雨天气,就看见空中飞线全部缠绕到一起。“现在飞线安全问题得到解决,居民们出行再也不用提心吊胆了。”邓捷开心地说。
“由于历史原因,老旧小区缺少规划,强弱电线路杂乱。”沙市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尤其是老旧小区随意架设的电线已形成“天罗地网”,存在安全隐患,影响城市形象,也“网”住了市民的幸福感,是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硬骨头”。
去年12月,沙市区将老旧小区弱电改造作为老旧小区改造中的一个专项内容,专项设计、专项预算、专项实施,深入整治老旧小区内“蜘蛛网”现象。
统建“四合一”光交箱营造整洁生活环境
据调研,沙市区亟待解决“蜘蛛网”问题的老旧小区治理面积约616万平方米、涉及居民约为26万人。任务重、问题复杂,工程推进难度大。
为此,沙市区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实施意见》及省住建厅、省通信管理局、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印发的《关于实施城镇老旧小区弱电设施改造及智慧化建设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实际制订了实施方案。
改造方案采取“集中建设、一缆入地、多家共享”的方式,与小区改造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投入使用。沙市区住建局牵头组织运营商,制订整治工作方案,明确主体职责、工作任务和治理时间节点,挂图作战,共组织了100多位施工人员对首批55个老旧小区的弱电线路进行了统一规整。
“我们采取小区内新建‘四合一’光交箱,光缆地下铺设或桥架的方式,布设到居民户门口,由四大运营商接户后,对小区内的蜘蛛网进行清理,为居民营造更加整洁有序、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该负责人说。
“在治理过程中,也遇到了极少数不理解的群众,我们就耐心地和居民讲解治理的意义。”该负责人介绍,在加快治理进度的同时,通过合理安排施工流程,加强与各通信运营企业沟通协调,建立信号复通应急响应等机制,将影响降到最低。最终,得到了居民的理解,治理后得到了市民一致好评。
建立长效长治机制守好最美天际线
目前,沙市区55个老旧小区已完
成弱电设施改造。第二批54个老旧小区的“蜘蛛网”清理工作正在逐步推进。规整施工时正常情况下不会断网,最大限度减少对小区居民生活的影响。
“‘蜘蛛网’清理成果非常显著,有效提高了居民生活品质。”沙市区东苑社区党委书记蒋海星表示,整治工作取得的成果来之不易,希望以后不要反弹。今后将通过社区居民自治的方式进行治理,做好改造成果维护工作。
“我们将在日常工作中加大巡查和督查力度,及时制止私拉乱设架空线现象。”沙市区文化坊社区工作人员李仁菊说,今后社区将探索建立长效机制,加强宣传引导与日常巡查,严防私搭乱接、前清后乱,全力打造民生幸福宜居首善区。
沙市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将定期联合多部门开展专项督导检查,及时通报问题,持续跟进问题直至整改彻底;建立“多网合一”等工作规范和标准,健全行业监管机制;统筹通信四大运营商建立健全线缆日常管理和维护机制、废旧线缆处理办法等措施,明确后续线缆养护责任;坚持“建、管”并重,探索物业运营新模式,推进老旧小区长效管理;为建设“三首之区”打造“四个中心”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让居民在享受城市文明成果的同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文明城市创建中来,共同维护好良好环境,守护好城市最美天际线。
(文章来源:荆州日报)
文章来源:荆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