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投资 https://www.touzitop.com/
“呵,现在什么人都能来当导演吗?”
这是大鹏近年常听到的一句话。
很多人不喜欢他。
评价他非科班出身,演技尬,导演水准低。
嘲讽他功利、讨好、为了红不择手段。
我也骂过狠话。
《煎饼侠》这玩意怎么也能十亿票房?不就是捞快钱烂片吗?没才华你凑什么热闹?
前几天看了一集《奇遇人生》,突然自惭。
节目里,大鹏探访留守儿童。
有孩子问他:“你小时候家里有这么穷吗?”
他笑笑。
“以前家里条件,还没有这儿好。”
大鹏小时候住父亲单位的锅炉房,晚上就睡在澡堂。
谈及未来,孩子们的梦想千奇百怪:
飞机模型师,球星,环球世界,珠宝设计师……
大鹏红着眼说:
“条件一般,但不妨碍我们有一个有想象力的未来啊。”
我这才知道,为什么大鹏顶着骂名,也非要主持,非要演戏,非要做导演。
他和所有底层孩子一样。
铆足劲。
想冲出来。
大鹏非常幸运。他出来了。
论名气。
网上几乎人人认识他,或褒或贬。
论名声。
2018年,他导演的《吉祥》获得金马奖最佳剧情短片,在行内算交出了作品。
论收益。
《煎饼侠》几千万成本,票房超十亿。
怎么看也是典型“成功人士”。
但大鹏的人生,绝不是什么升级打怪,逆袭翻身的爽文。
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
那就是“努力”。
不是那些小姐少爷下凡拍戏所刻意凸显的、轻飘飘的“努力”。
而是实打实地用血肉之躯闯出一条路。
是啊。
一个小镇出身、家境匮乏、无权无势的孩子,想要出人头地。
除此还能怎么办?
只剩努力。拼了命努力。
就像普通的你我。
有个网友说过,我们谁又不是大鹏呢。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风起。
展翅。
却是逆风。
大鹏没停下来。
他卷入风中,吃力地朝前扑腾。
燕雀乐得逍遥。
为何非得成为鸿鹄?
这源于大鹏骨子里的自卑和不甘。
小学第一天,全班都会唱“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
除了他。
开始上课了,大家都会基础的算术和语文。
除了他。
只有他没读过学前班。
大鹏缩起来,感觉低人一等。
“如果上学是人生竞赛的起点,我第一天就输了。”
但他不愿承认输了。
他暗中较劲。
“后来我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出风头,学各种各样的本领武装自己,因为我想要与众不同。”
大鹏始终渴望被发现,被关注,被认可。
这份欲望刺激着他一步步走出人群,走向大城市,走上电视,走进银幕。
怎么引起关注呢?
大鹏就绞尽脑汁表现自己。
第一个尝试,是当“好孩子”。
他用功学习,听话乖巧,还争先当旗手。
很快成为了老师家长眼中的榜样,获得不少褒奖。
进入初中,学习好已不足以脱颖而出。
大鹏开始模仿蔡志忠画漫画。
总能得到不少围观和赞叹。
再之后,大鹏迷上玩音乐。
弹吉他,写歌唱歌,组乐队,参加比赛。
他成为了小镇上的风云人物。
后来他导演的《缝纫机乐队》,就承托了他的音乐情怀。
是的,曾经大鹏是想当歌手的。
为什么会转向了主持人?
这还得“感谢”一个诈骗团伙。
大四那年,一个聊得很好的网友“不经意”告诉大鹏,有朋友开唱片公司,能帮他一把。
大鹏一听就来劲了。
他以最快的速度买火车票,背着吉他直奔而去。
计划宏伟,名人背书,让他弹唱并煞有介事用dv录下,还为难地表示要考虑考虑……
大鹏想,果然很专业。
第二天见面,“焦总”热忱握住大鹏双手。
“我们决定和你签约,恭喜你成为职业歌手!专辑的制作费是十五万,你回去准备一下。”
一句话的功夫,大喜大悲。
大鹏懵了。
他挣扎了很久,最后回家求父母。
父母竭尽所有凑了三万八,“再多实在拿不出来了,爸妈尽力了。”
大鹏把这三万八捧给焦总。
“剩下的打欠条。”
2003年11月20日,他签字画押,签约成为一名歌手。
那天他站在天安门前拍了一张照片。
风尘仆仆,但意气风发。
大鹏将展翅。
他飞起来了吗?没有。
后来他打电话给焦总,答复总是“再等等”。
等着等着,电话彻底打不通了。
大鹏跑去公司一看,已经人去楼空。
他的心也空了。
但他还残留一丝幻想,他在北京找了个便宜房子住下,一边找工作,一边等焦总电话。
北漂真的难。
想当DJ,被拒;想当酒吧歌手,被拒;想进音乐公司,也被拒……
大概被拒绝了八百次,终于有地方收留了他。
搜狐音乐频道。
当然,大鹏进去了才知道,其实他的岗位和音乐没什么关系。
他的人生由此驶向了不同岔路。
他离音乐越来越远,朝着影视圈一路疾驰。
在搜狐,大鹏是最不安分的。
大家就完成工作,他老想着多加些“花里胡哨”的东西。
别人做五分。他就做十分。
但钱是不多一分的。
他图什么?
存在感。
“即使没有成就感,也必须有存在感。我不能干了一堆活儿,到最后没有人知道我到底干了什么活儿。”
刚进公司,大鹏的岗位是网络编辑。
工作很简单,就复制粘贴,把报纸新闻搬运到网站上。
大鹏干了一阵子,突发奇想:
“为什么我们自己不生产一些这样的内容,只做搬运工呢?”
他熬了几天夜,写了一篇文章。
点击量很高,各大平台转载,更重要的是署上了名:大鹏。
他很得意。
接下来,他每天发文章,把新闻串起来,加上观点,最后署名。
看的人越来越多。
大鹏心想:“在网络编辑这份工作上,我找到了存在感。”
但他不满足。他想要更多。
他等啊等,终于等到了机会。
有一次,《明星聊天室》快要录制,主持人黄洋却拉肚子请假了。
大鹏凑过去:“我挺了解嘉宾的……”
“行,那你试试吧。”
这么一试,他就成为了主持人。
当时节目镜头都是怼到明星脸上,从不拍主持人,只是画外音。
大鹏一琢磨。
“我想露脸。”
他和摄像同事商量:“要不我说开场白时给我点镜头?”
过了一段时间,“不然我提问时也拍拍我?”
大鹏就一点一点往前蹭。
他玩得正欢,突然危机来了。
新领导李溪上任,第一件事就宣布:换掉大鹏。
为啥呢?
因为他不帅,穿着土,还有东北口音。
“像你这个水平,在广播学院食堂卖盒饭都不够资格。”
大鹏慌了。
李溪在那边风风火火招人。
他在这边抓脑袋,想了很多办法。
节目黏性不高,他就设计明星接力问答环节;
直播时明星迟到,他自弹自唱救场子;
注册论坛,组织线上活动,和网友互动……
李溪看在眼里。
有一天,她告诉大鹏:“我决定不换人了,就是你了。”
那晚他和朋友喝到烂醉,扯破喉咙:
“我要捧红我自己!以后谁也别想换掉我!”
他一无所有,徒手攀登。
天知道,他多怕被踢下山。
那时大鹏还只是网络节目主持人,特别向往“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电视框框。
“我想挤进那个框框,让我爸我妈看到我。”
一有机会,他就冲上去。
大鹏怕狗。
某个品牌活动会电视转播,但现场有很多狗。
他咬着牙,在狗群里瑟瑟发抖地主持。
湖南卫视邀请长期合作。
多好的机会啊。
可是每周都要飞,而大鹏怕死了坐飞机。
最后他还是答应下来,飞成了航空公司的金卡会员。
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
大鹏靠《大鹏嘚吧嘚》和《屌丝男士》火透半边天。
为什么选择喜剧?
并非出于喜欢。
而是因为容易火。
他坦承:“选择喜剧作为切入点,是一个略带功利的想法。因为毕竟,欢乐与笑声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是刚需。”
画面里他极尽搞怪,逗得观众大笑。
幕后,大鹏带着团队写剧本,找段子手,四处说服请求明星出演,连续录制26小时……
仿佛有用不完的精力。
编剧苏彪说:
“大鹏是我见过最努力的人,有时候我都不理解,他的努力是为了什么。”
为了什么呢?
大概就是为了争口气吧。
大鹏没想到,有一双眼睛在悄悄观察着他。
赵本山。
2010年,大鹏成为赵本山第53位弟子。
这代表着极大的肯定,也意味着会有更多机会。
先署名,再出声,再露面,然后成为大IP,甚至拜赵本山为师。
大家都说,大鹏出息了。
到这里,故事完了吗?
远远没有。
翻开大鹏奋斗史,这只是前半章。
大鹏迈入了影视圈。作为演员,也作为导演。
演戏他的确够拼。
被揍到耳鸣,初冬在江边寒风中湿身拍戏。
形象也贴着人物设定来,做到了“像”。
也仅此而已。
演绎扁平单一,表演痕迹略重,高度依赖实打实的受苦,离“好演员”还是有距离。
但看得出,大鹏在努力突破。
没有局限于嘻嘻哈哈,而是尝试各种类型的角色。
导演能力也争议众多。
从《煎饼侠》开始,大鹏就被追着骂。
他苦笑着自嘲。
“他们说什么人都能当导演。我就是那个‘什么人’。”
天赋不够,就靠时间和努力去弥补。
他一部接一部拍。
终于。
在票房之外,他获得了第一份专业上的肯定。
《吉祥》获得了金马奖最佳剧情短片奖。
“当你看低我的时候,突然来一个作品,你觉得我有进步,挺好的。
我特别普通,如果大鹏能做到的事情,大家也可以做到。”
纵观大鹏几十年的人生。
从平凡底层的起点,一路波折爬升。
励志吗?
还真的挺励志的。
偶尔他会想起2005年的拉萨。
那是一场搜狐举办的慈善晚会。
大鹏作为搜狐主持人,却没能上台主持。
他站在台侧,看着台上的谢娜和杨洋,满是羡慕和失落。
“他们离我这么近,他们又离我那么远。”
晚上回到酒店,大鹏写了一首歌:《我要站上舞台》。
他对着星河许愿:
“一定要更加努力,争取有一天只要是搜狐的活动,就是我来主持。”
16年过去,这个愿望早已实现。
大鹏没有停下。
他还是在路上。往后,他的道路依然漫长,充满未知,但也充满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