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对新冠死亡率的理解存在误区:
认为只要死亡率低,那么新冠病毒就是所谓的“大号流感”,不用担心对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尤其是在Omicron株刚出现的时候,由于其住院率和死亡率大幅滞后,甚至出现了Omicron是所谓“减毒疫苗”的说法。
我们认为:
1)新冠死亡主要是由医疗资源挤兑导致,医疗资源充分时新冠死亡率并不高。例如:英国从2021年7月下旬全面放开后,死亡率保持在0.3%水平;国内2021年10月甘肃省Delta株疫情确诊病例63例、重症/危重症13例,重症/危重症比例达到了20.6%,死亡率为0%。
2)住院率才是新冠病毒危害性的核心指标,住院率高即可导致居民恐慌、经济活动停滞,死亡率升高是住院率过高的结果。
核心观点:
Omicron株有望在2022Q1取代Delta株,成为全球最主要的新冠流行毒株。
南非、英国、丹麦等国新冠住院率开始快速上升,Omicron株的毒性并不低于Delta株。
新冠疫情长期存在,并且已经取代流感成为人类呼吸道主要传染病。新冠是长期基本面因素,新冠业务(预防+检测+治疗)是长期业务。
疫苗“加强针”的概念将逐渐淡化,常态化每年接种概率高。
新冠口服药疗效优异,预计欧美发达国家市场在300亿美元级别,国内CMO业务有望持续。
国产新冠口服药亟待自主可控,未来每年储备需求量有望达到亿人份级别(对比2019年奥司他韦在国内销售超亿人份)。
未来新冠常态化之后,国内居家检测需求有望迸发。
(文章来源:华创证券)
文章来源:华创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