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在线观看 https://www.qupianwu.com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牟凡)换上藏青色长布衫,缠上黑色布帕,彭大丙和20多位村民就成了大山的舞者。他们踩着鼓点,时而摆手,时而跺脚,时而侧身,时而挺立,鼓点激越,动作雄健。2021年12月18日,来凤县百福司镇合光村茶堰坪摆手堂的原生态摆手舞让人惊艳。彭大丙是来凤县摆手舞协会常务副会长,72岁的他跳了60多年的摆手舞。
来凤县是土家族摆手舞的发源地。每当逢年过节及各种庆祝活动,村民们都会在摆手堂跳起摆手舞。
作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摆手舞绵延流传在湘、鄂、渝、黔四省市交界的酉水流域及沅水流域。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摆手舞彰显着土家族特有的文化,承载着民族奋进的历史。
近年来,来凤县百福司镇政府整合各方资源,调动社会力量保护、传承与发展土家摆手舞。彭大丙、邓凤英、彭南清等一批摆手舞传承人多年来致力于推动摆手舞进机关、进社区、进校园、进院落,实现“活态传承”。
如今,摆手舞从民间走向舞台,从国内走向国际,“摆”进了上海世博会、武汉文博会,“摆”进了韩国、澳大利亚,“摆”进了群众的健身生活,实现了保护有效、传承有序,古老的舞蹈焕发出强大的生机与活力。
(文章来源:恩施日报)
文章来源:恩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