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ns缴社保想在上海买房#经鲁豫有约节目播出后,成为了热搜。上海对于外地客户一视同仁,严格的买房资格,让所有沪漂在同一个起跑线。当然,也有区别:
上海对于港澳台同胞的政策是需要只需要缴满1年社保,且单身也可以买房!
其他沪漂需缴5年社保!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的新房是真的还要积分,热门盘还要70分以上。所以视频中阿sa强调:就算缴满了一年社保,也没办法买新房,只能买二手房。
作为一名地产从业人员,好奇的我搜了一下,前往上海定居的香港艺人还真不少,比如杨千嬅、陈小春、佘诗曼、郑希怡。。。
当然,定居北京的也不少,比如我们熟悉的谢霆锋、老一辈的李子雄、周海媚。。。还有就是当年被朝阳群众举报的房祖名(不知道他是否住北京了)。
从地缘和文化来看,广州最适合香港明星定居
广州和香港文化相通、语言相同、喝早茶也一致,为何香港明星北上而不是留在高铁一小时范围圈(最快47分钟,广州南到香港西九龙高铁直达!)?
更关键的是,广州对于港澳同胞买房的政策非常友好:2019年,11月6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会议在北京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后,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介绍了三类16项下一阶段将展开的普及惠民及便利香港专业界别到大湾区发展的政策措施,包含有关便利香港居民在大湾区内地城市购买房屋、支持香港居民在内地便捷使用移动电子支付等内容。
粤港澳大湾区分别是,广东省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东莞、肇庆、江门、惠州。此前香港居民需要在境内工作、学习时间超过一年,方可购买符合实际需要的自用、自住商品房,不得购买非自用、非自住商品房。新出的16项惠民措施之后,香港居民在大湾区内地城市购买房屋,直接免去了在当地工作年限证明等限购条件。
换一句话来说,香港居民在粤港澳大湾区购房等同于当地居民。如此便利的条件下,香港艺人依旧选择北上,原因无非就是广州的影视产业不够发达,无法满足港人发展的需求。
广州发力能否重振电影地位?
广州作为大湾区中心城市之一,截至2020年底影视企业突破600家、电影院255家,拥有超过20万张观众席。但我们实际上,貌似我们并没有感觉到这个城市出过多少好的影视片,可能本地熟悉的也就是《外来媳妇本地郎》,其他我想不起来。
谈及影视,我们首先会想到北京,北京是文化中心,大型的制片公司、导演、电影学院都集中在这里,比如我们熟悉的北影、北戏等高校、我们熟悉的华谊。所以众多明星在北京置业。
上海的影视成就也非常响当当,上海国际电影节是中国唯一一个国际A类电影节,从1993年起步,举办了23届。2015年,成为全球票房最高电影节,2016年,展商数位列全球第三,仅次于戛纳和柏林,国际影响力不言而喻。
另外,在上海本土,谢晋导演对整个中国电影界“树立了航标”,他是改革开放40周年获“改革先锋”荣誉称号的唯一一位电影导演。顺便说一句,1996年,谢老拍摄《鸦片战争》,遍寻取景地,受当时籍籍无名的横店热情相邀,遂安营扎寨、削山辟地,成就了今天的“东方好莱坞”横店。
徐峥、韩寒这一代上海本土导演近年来,也拍摄了众多高质量的电影,比如《我不是药神》、《后会无期》等等。再加上黄建新、张一白、王小帅、管虎、陆川、宁浩、黄渤、大鹏等导演这两年相继进入上海,让上海的影视业更上一层楼。最后,上海培育影视人才力度也很大,就高校来说,就有上海戏剧学院上戏阿里电影学院,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上海大学温哥华电影学院。不仅如此,拥有影视相关专业的东华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也有不少新动作,就连以前鲜有涉猎该领域的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科技大学,这几年也分别与美国南加州大学合作开设电影大师工作坊培训班、编剧培训班。
在人才培训、影视产业方面,广州明显不足。不过这两年广州也加大了马力在影视行业。比如,2020年,博纳影业将粤港澳大湾区总部落户广州;今年4月,广州与澳门影业协会携手共建“广州澳门影视文化交流中心”,又迎来香港英皇娱乐将大湾区总部落户广州。
相信未来广州的影视业也能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