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语:当年有这样一个北大才女,名为陈雪梅。数年前国家公费派她出国深造,可谓前程似锦。后来,她选择了留在美国工作,甚至当选了美国院士。等她到了50岁的时候,她却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回国担任大学教授。一时间,网上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她想回国报恩,亦有人认为她只是想回国养老。
才女从小便显露天赋,成功考上北大
55年前,陈雪梅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一个小县城里。平日里,她的父母外出打工,从小她一直跟随爷爷奶奶生活。
从小时候起,爷爷奶奶便一直很重视对她的教育。某一天,爷爷发现从来没进行过识字训练的她已经能够读报。对此,爷爷认为她是一个很有天赋的女孩,于是从小便开始培养她。
正因如此,陈雪梅从小学到高中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她也一直将学习列在首位。终于,通过高考,她成功被北京大学生物学专业录取,完成了自己的首个人生目标,也实现了自己爷爷奶奶寄予的厚望。
公派出国留学,毕业后却留在美国任教
在大学里,陈雪梅的学习成绩依然名列前茅。最终,她通过“中美生物化学联合招生项目”,获得公费到美国留学深造的机会,于她而言,这是一个提升自己的契机。
经过几年的奋斗,她在加州大学获得终身教授席位,前路一片光明。8年之后,她已然加入美国国籍,并当选为了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不过她的这一选择,引发了网友的热议。有人认为,她忘本了,她应该回来报效祖国而不是加入美国国籍。
年近50岁却回国任教,为祖国科研事业发展付出了很多心血
2013年,陈雪梅接受邀请来到北京大学生物学院举行讲座,得到消息的师生蜂拥而至。因为当时的陈雪梅,在国际生物界上已经有了极高的声誉。
讲座结束后,,陈雪梅参观了生物实验基地,这使他大为震惊。因为他惊讶地发现:国内的科研水平已经有了巨大的提升,甚至已经不亚于美国。
2014年,陈雪梅辞职回国,她的这个选择收获了网友的赞同,虽然当年批评她加入美国国籍的人依然存在,但是一心研究学术的她完全没有被外界的声音干扰,全心全意投身于我国的科研事业。
回国任职后,她做的一件事便是改革,参考美国的先进模式,对国内实验室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主要是缩减实验室的人数以及规模。
面对别人的疑问,她解释道:“人精力是有限的,如果学子的数量过多,老师就无法做到统筹兼顾。”最后,实验室的人数甚至从最初的三十多人缩减到十几人,而这些人也得到了她全方位的指导。
后来,她先后任职于湖南农业大学、深圳大学和福建农林大学。至此,她已年近六旬。他依然坚守在科研工作的第一线,为祖国科研事业的发展奉献出自己的全部力量。
从陈雪梅归国的故事里,我看到了祖国科研事业充满希望的未来,也希望那些出国深造的学子能够不忘初心,在学成后能够归国报恩,因为,是华夏的土壤养育了我们,我们应当学会报效祖国。
结语:诚然,目前国内为科研人员提供的条件和待遇,的确不如美国。但是我相信,随着祖国的发展,科研事业的春天一定会到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