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俞敏洪,创业至今,我吃了3000多颗安眠药】2003年,新东方的合伙人之间闹得正凶,俞敏洪去蒙特利出差,半夜一点睡不着,冲出酒店,在零下三十多度的大街上游荡了三个小时,心中的压抑依旧难以排遣。几近崩溃的他迅速买了一张飞机票,去了多伦多一个朋友的家里。和朋友喝了两天酒,心中的那股劲才被顶过去。
类似的情形,俞敏洪经历了许多次。他曾在一次节目中说,25年来,他累计吃下了3000多颗安眠药,失眠已经变成他的一个生理状态了。
俞敏洪的精神压力,来自于外部环境的压力,也来自于自己内心敏感性格的影响。
青年时期的俞敏洪,内向自卑,用王强的话来说,就是班里最没有存在感的人。在北大四年里,除了读了四百多本书,将英语词典背得滚瓜烂熟之外,几乎没有什么突出的亮点。
后来他被北大开除职位,迫不得已自己办了个培训班,靠着自己踏实耐心、谆谆善诱的教学方法,培训班做得风风火火。
如果后来没有王强、徐小平的加入,新东方不会做到现在这个样子。俞敏洪的培训班,也可能会和成千上万的培训班一样,做个几年就不了了之,然后转行做其他。
其实,以俞敏洪的性格,他更适合做一名老师,而不是企业家。他懂得如何教育一名学生,如何把课上好。新东方最突出的能力,就是培养出了成百上千个讲课名师。
从新东方出来的老师,都会广受学生欢迎,并且这些老师讲课的方法,都带有某种明显的共性,这跟俞敏洪的培养有着决定性的关系。
由于读过很多书,俞敏洪对社会上的各种现象,往往都有自己独到精辟的见解,对于时代的弊病,俞老师也能一针见血地指出。他还自己在网上开了号,经常直播或者发一些自己拍的视频,给粉丝答疑解惑,作为他的观众,每次听俞老师讲话,总会有所收获。
在课堂上,给学生传道解惑,俞敏洪是幸福的,是游刃有余的。但当他坐到办公室,面对一大堆事务要处理,面对公司未来发展的方向,面对合伙人之间的分歧时,俞敏洪是无力的。所以,当新东方面临教育改革的风浪时,俞敏洪会当着董事会成员的面,哭得难以自抑。这种情绪化的性格,在领导工作中是很要命的。
导师和领导,虽有一字之差,但实质上却是千差万别。一个是向内,传播知识,开智化愚,需要细腻的内心,敏感的察觉力。一个是向外,制定战略,攻城略地,需要机敏、狡黠、果断、冒险。#新东方##创业故事#
网站源码 https://www.jinyaoyunwei.com